人工智能学院赴封丘、延津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
为积极响应学校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号召,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基层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7月5日,人工智能学院精心组织的三支社会实践团队,满载知识与热情,分别奔赴封丘县旧黄陵村和延津县秦庄村,开展了一系列富有专业特色、服务民生的实践活动,用专业所长服务基层,以青春之力书写担当。
“青春筑梦实践行,爱国同心共传承”
爱国教育实践团紧扣时代主题,在两地深入开展“红色基因代代传”系列活动。实践团成员化身“红色宣讲员”,在村头巷尾、村民活动中心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、深情讲述党的光辉历程、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,引导村民感悟信仰力量。团队专程走访了村中的老党员,聆听他们讲述奋斗故事和村庄变迁,从鲜活的历史中汲取精神滋养。同学们认真记录,深受教育,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、担当时代使命的决心。
“科技筑梦,智启未来”
智能青鹄科普实践团聚焦乡村科技普及,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,向村民们普及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场景,让“高深”的科技变得触手可及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讲解智慧农业案例,让村民们直观感受到人工智能如何改变生活、提升生产效率,激发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学习新技术的兴趣。
“智慧进乡村,智学乐生活”
乡村振兴实践团立足乡村实际需求,针对村民在智能设备使用中遇到的困难,团队成员开设了“智能手机课堂”,耐心细致地教授微信使用、线上缴费、防诈骗技巧等实用知识,帮助村民跨越“数字鸿沟”,享受智慧生活的便利。
科技赋能青春行,AI筑梦绽芳华
此次人工智能学院赴封丘县旧黄陵村和延津县秦庄村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是学院深化实践育人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体现。实践砺青春,奉献显担当!人工智能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不畏酷暑,深入基层,用脚步丈量乡土,用智慧服务乡亲,充分展现了新时代AI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。他们在实践中不仅检验了所学、提升了能力,更深刻理解了科技向善、服务人民的真谛。学院将持续优化实践育人平台,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,把科技成果应用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,让青春在科技强国、服务人民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!
(图片/郭小月 初审/郭小月 复审/申冲 终审/叶晖)
邮编:453003 | 电话:0373-3040507
地址:河南科技学院东校区弘德楼 | 版权所有:河南科技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| 技术支持:河南科技学院智能机器人团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