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能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“致敬红色地标,弘扬百农精神”主题党日活动
为深入学习贯彻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,3月26日,人工智能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开展“致敬红色地标,弘扬百农精神”主题党日活动,回顾学校历史、传承红色基因、赓续精神血脉、激发使命担当。
第一站 罗玉川铜像
在罗玉川铜像前,党员们了解了罗玉川院长以革命家的胸怀与教育家的远见,为河南科技学院镌刻下“红色为魂、农科为本”的鲜明印记。从平津战役的支前政委到农业教育的开拓者,他的一生诠释了“为国育才”的使命担当,激励着新一代“科院人”在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中续写崭新篇章。
第二站 黄光正铜像
在黄光正铜像前,大家重温了黄光正教授的感人事迹。他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,凭借渊博的学术造诣、宽广的科学视角,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。黄光正教授是学校老一代科学家的优秀代表,他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,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,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,与时俱进的精神追求,让同学们深受教育。
第三站 悠学里
在悠学里,大家回望了学校发展的历史沿革,从革命圣地延安,到太行山下的牧野大地,一路走来,学校赓续红色血脉,坚守教育初心,扎根中原沃土,为河南省乃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第四站乐天宇铜像
在乐天宇考察南泥湾铜像前,大家学习了乐天宇考察南泥湾的动人事迹。为解决边区人民吃饭问题,乐天宇等6人组成森林考察团,深入开展森林考察,向中央提出了开发南泥湾的建议,这才有了后来的“陕北的好江南”,同时为了发展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需要,为未来的新中国培养一批科学技术干部,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,展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深沉的家国情怀。
历史铸就辉煌,精神引领前行。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将以“红雁学堂”为平台,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武装、学习身边榜样等活动,持续加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,着力推动广大学生进一步坚定信仰信念,传承百农精神,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学校发展历程,让个人奋斗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,在逐梦复兴的时代浪潮中彰显青春力量。
(图片/张思洋 初审/郭小月 复审/申冲 终审/叶晖)
上一条:人工智能学院召开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
下一条:人工智能学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部署会
【关闭】
邮编:453003 | 电话:0373-3040507
地址:河南科技学院东校区弘德楼 | 版权所有:河南科技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| 技术支持:河南科技学院智能机器人团队